交汇点讯 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锅炉等8大类设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江苏特种设备总量超303万余台(套),在用超250万台(套),加快建立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将有效提高特种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6月19日-20日,江苏省第五批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标准宣贯暨信息化云平台培训大会在南京举行,全省70家试点企业代表、各区(县)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检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会。试点单位主要包括涉危化品企业、电力企业、游乐设施及客运索道等运营单位。
不断创新,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江苏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抓实抓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副处长梁建伟介绍,江苏近年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制定发布6项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江苏省地方标准,去年获总局行业标准立项。前期已开展四批推广工作,指导近320家试点单位建设,大部分单位风险辨识基本到位,形成特有管控清单。
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将70家事故易发多发的高风险行业领域单位列入第五批双重预防试点建设单位,旨在通过推广培训,助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开展风险辨识、建立管控清单、有效排查治理隐患,以点带面提升全省安全管理水平。
特种设备“两个规定”要点解读、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经验介绍和地方标准解读、信息化平台及小程序使用演示培训……两天的培训中,干货满满。
智慧管理,创新特种设备管控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是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管控、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江苏建立了全省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信息化云平台,平台由省事故调查中心主持开发。该系统可以由企业一线岗位的特种设备使用人员使用,实现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又可以由企业管理人员开展企业内部管理,实施风险隐患排查计划制定、隐患记录管理、设备查询统计、人员管理等功能;同时也可以为政府监管使用,实现隐患汇总统计、督查管理、隐患排查知识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培训期间,授课老师对云平台的使用方法做了详细介绍。
江苏省特检院副院长马歆介绍,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建设中,要将信息化云平台与省地方标准、“两个规定”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步布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用信息化手段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地提供重要支撑,这也是特种设备科学、精准、严格、高效管理的必然要求和有力措施。
优化方式,指导企业学得会、用得会
下一步,如何多措并举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实效?
梁建伟表示,要建立一把手牵头推进机制,“两个规定”明确,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全面负责,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协助做好管理工作。此外,还要细化实施方案、组织全员实施、加强通力合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技术服务机构、企业及社会公众参与。
马歆说,各参与单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项目建设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树牢风险意识,将安全管理的关口从我们熟悉的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管控阶段(包括风险辨识、评价)。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以来,在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积极协助下,省事故调查处理中心顺利开展了四期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推广建设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诸多有效的举措。在后期的试点推进工作中,省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和方圆江苏公司将注重不断优化调整宣贯的技术文件和服务手段,指导企业学得会、用得会,将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的管理理念和科学举措落实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去,带入到日常管理和相关人员的意识中去,切实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