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电动自行车电池自燃事件频发,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当电动自行车电池在电梯内自燃时,电梯内空间狭小和相对密闭,电池自燃后对随行人员产生严重得伤害。部分网友认为,电梯轿厢属于金属密闭空间,其运行时会产生电磁干扰,造成电池内部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还有观点表示,电梯的高速运行会导致电池内部成分因失重发生剧烈反应,进而引发爆炸……
事实真是如此吗?11月26日,江苏省特检院发布相关提示:
事实1:电池在电梯内起火或爆炸是偶然

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5月,全国已发生电动自行车相关火灾10051起,造成35人死亡,近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火灾年均增长20%。
另外,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上述火灾事故中,有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90%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电动自行车在家里起火、室外起火、楼道起火的事故也有很多,只是电梯内有摄像头,能够将过程记录下来,并在网上流传,影响更大。
事实2:电动车电池起火或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自身
据统计显示,电瓶车电池起火主要还是因自身质量存在问题:一是电池质量差,部分厂家为降成本用劣质或不合格电池组件,易短路、过热自燃;二是充电不当,过度充电、用错充电器会使电池压力和温度升高,增加自燃风险;三是线路老化破损,使用久了线路老化破损易短路漏电引发火灾;四是私自改装,用户私自改装破坏电气系统平衡,增加自燃可能。

事实3:电梯环境不会影响电池的起火或爆炸
专家表示,电梯的电磁干扰主要是由电机以及变频器驱动产生,其产生的位置主要是在机房,并且功率非常小,电磁干扰并不容易传播到轿厢,并对轿厢内物品造成影响。电动车电池自身也通常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轻微的电磁干扰并不足以对电池的相关系统造成损害。
电梯的上下运行时,轿厢加减速度、速度远小于电动自行车在路面行驶时的加减速度、速度,轿厢内的抖动也远小于电动自行车在路面上的颠簸,因此电梯的上下运行并不会直接对电瓶车的电池和电气系统产生足以引发自燃的物理作用或影响。
但是,因电梯轿厢空间相对狭小封闭,一旦电瓶车发生自燃或爆炸,烟雾和有毒气体迅速聚集,难以扩散,会给乘客逃生和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综上所述,电瓶车电池起火或爆炸主要是由于自身质量问题以及不当使用所导致。电梯环境本身不会引起电瓶车电池起火或爆炸,但为了预防在电梯这一小空间内发生火灾事故,以免造成重大损失,禁止电瓶车进电梯是十分必要且合理的措施。
同时,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从生产、使用、监管等多个环节入手,加强对电瓶车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部分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新华报业·新江苏 记者 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