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江苏深入推进“品质江苏”建设,全省质量供给持续优化,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夯实质量“硬支撑”。聚焦9月召开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推出“奋进‘品质江苏’”专题,围绕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安全守护、放心消费、质量共治“六大行动”,系统呈现以“质”取胜的阶段性成效,传递“质量强省”的铿锵足音,敬请关注。
“在南京逛街,退换货不用跑断腿;在苏州买东西,异地异店也能退;无锡的‘维权热力图’,找服务站像查地图一样方便……”如今,这样的舒心消费体验在江苏已成常态。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末梢神经”,也是民生幸福的“直观刻度”。近年来,江苏以环境优化为基、以活动赋能为翼、以监管护航为盾、以维权创新为要,构建起多维度、全链条的放心消费生态,让“安全、诚信、便捷”的消费体验融入百姓生活日常,为高质量发展绘就温暖幸福的民生底色。
消费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选择与信心。江苏以“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为抓手,用标准化建设为放心消费“立规矩、划底线”,让“放心”变成可感知、可衡量的消费体验。在消费教育领域,江苏首批建立13个省级消费教育体验站,将维权知识、消费陷阱防范等内容转化为生动课程,让消费者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避坑”。同时,江苏持续扩容“放心商家”队伍,新增2600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商户,打破“买定离手”的传统消费壁垒。
直播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崛起,为消费市场带来新机遇,但也暗藏各种风险。江苏以“全链条治理”破解监管难题,用精准施策为新兴消费“保驾护航”。
省市场监管局率先开启直播营销领域“精准画像”:通过专项调研,深入分析5家重点直播平台的运营模式与治理痛点,归集MCN机构数据922条、省内网店数据10.51万条、自然人直播间数据94.5万条;关联营业执照、投诉举报、信用风险等多维度数据,最终锁定1386个食品销售主体、2278个工业产品销售主体作为重点整治对象,实现“靶向监管”。同时,梳理38项违法行为特征及重点商品异常低价判定策略,多维度建立识别标准,努力让“黑主播”“假商品”无所遁形。
以“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为抓手,省市场监管局聚焦“打假、处劣、治虚、惩偷”四大重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缺斤短两、“霸王条款”等违法行为。创新实施“三个3”工作法,通过多次会议推进、发布工作提示单、编写案件查办指引等方式,提升执法效能。2025年上半年,全省共查办相关案件2310件,以“零容忍”态度筑牢消费市场“防火墙”。
消费维权的效率,直接关系消费者的“获得感”。如何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让“维权不难、投诉有门”成为现实?
今年3月15日,江苏省消保委与百度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消费维权AI助手——“苏小保维权助手”正式上线。该助手依托海量省消保委官方数据、消费维权案例,融合互联网公开信息,精准剖析各类消费问题,融合了消费指导、维权指南、政策查询及法律指导等功能,做到了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24小时在线,让维权更简单。
如何让消费既有“安全感”,又有“活跃度”?
江苏以“苏新消费”品牌为核心,通过“四季主题+省市联动”的模式,让消费热潮持续涌动,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据悉,今年以来,江苏已累计开展50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组织8万余家商贸企业参与,叠加发放超12.9亿元惠民消费券及1.5亿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真金白银的补贴、丰富多彩的场景,不仅让消费者得到实惠,更带动消费市场“量质齐升”,让“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成为江苏消费市场的生动写照。
从“敢消费”到“愿消费”,从“强监管”到“优服务”,江苏以系统性思维深耕放心消费领域,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品质江苏”的建设中感受到温度与力量。未来,江苏将继续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创新监管模式、升级维权服务,让放心消费成为“品质江苏”的闪亮名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民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