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再发力!江苏供销明确未来五年“路线图”
2025-10-18 17:12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王心婷  
1

全系统年销售总额约占全国系统销售总量的十分之一;年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9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年供应化肥超370万吨、农药3.5万吨,分别占全省施用量的60%、50%左右;五年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超8亿件……自2020年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江苏供销系统改革发展按下“加速键”,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结合度、现代农业发展的适配度、农民利益的联结度均实现质效升级。

10月16日至17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建军代表省供销合作总社第六届理事会作了题为《打造综合平台  当好桥梁纽带  奋力谱写全省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工作报告。站在新的节点,江苏供销系统望向未来的目光明确且坚定。

联农带农,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力争达2500万亩

农业社会化服务一头连着农户的田垄,一头连着市场与技术。过去五年,江苏供销系统不断织密服务网络稳扩面,助力服务下沉、延伸。全系统现有700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基本形成省市县基四级服务网络,今年,通过新建、改造提升和功能拓展等方式,推进年度建成30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促进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

针对小农户在不同产业类型、生产环节层面的差异化需求,江苏供销系统积极探索兼具供销行业属性与农业生产适配性的新模式,打造了连云港“田管家”、东台“东供农服”等一批服务能力强、品牌价值高、市场认可度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宿迁市社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农科院等单位成立酿酒原粮产业化联合体,常州金坛区社依托七大特色产业农合联等创新探索有效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以构筑服务矩阵为核心,报告明确,未来五年,江苏供销系统将持续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梯队,社有农服企业扛起龙头引领责任,基层社筑牢基础根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重要成员,集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效能,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小农户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菜单式、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解决方案。

推广“社村共建”模式,支持基层社、社有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共育服务主体、共建服务载体、共办服务项目、共筑服务网络,实现农民、村集体和供销合作社多方受益。积极参与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推广全托管服务模式。鼓励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及各类数据平台,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场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2030年,全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力争达到2500万亩,其中全托管服务面积500万亩。

畅通链路,农产品销售额目标实现4000亿元

从累计销售超7亿元的“鲜丰汇”平台,到培育农产品经营企业400余个、农副产品市场200余个,江苏供销系统不断打通生产环节、区域城乡、线上线下间的农产品流通链路。

过去五年里,江苏供销系统加快构建上联生产产地、下接终端消费、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直供配送网络,开展农产品生产产地对接、农产品收储、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服务,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南京、扬州等地供销合作社推进建立食材集采统配运营平台,承接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等食材配送业务。

针对直供配送业务,报告明确,将持续推广“省级运营平台+区域配送中心+直供产地”农产品直供配送模式,通过股权投资、业务合作等方式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发展一批农产品直供产地,到2030年,建成区域配送中心70个、直供产地700个。积极参与为学校、医院、机关团体等提供配送服务,做好副食品筹措供应工作。

助力产销对接,江苏供销系统还将持续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促进农产品走出去,把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引进来。发展助农直播、私域电商、即时零售等业态,实现“线上常年展销、线下灵活对接”。加强省域内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管理,鼓励和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围绕“土特产”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参与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强自有品牌培育,积极参与承担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运营等工作。发挥社有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引导农户按订单生产,实现以销定产。到2030年,全系统目标实现农产品销售额4000亿元。

转型升级,推广省级冷链物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

建设冷链保鲜库、仓储物流,有效延长射阳县菊花、蒜苔保鲜周期;配套生猪屠宰冷链排酸设施,为仪征市社本地生猪规模养殖优势赋能……过去五年里,一个个冷链项目的建设不断延伸着江苏各地支柱产业与特色农产品的销路。

江苏供销系统一直把冷链物流建设作为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重要内容主动推进。五年来,省供销系统与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出台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方案,成立江苏冷链供销公司,推动苏合集团与中冷链物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天合云商与中冷链运营公司开发建设“江苏冷链物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基层社等闲置资产加强产地仓建设。

依托创新实践,未来五年,江苏计划大力推广省级冷链物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省域冷链设施资源,促进冷链仓储、运输、贸易等多环节衔接。在信息技术层面,将深度引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各类冷链物流设施信息化改造,实现冷链物流全程可视化监控与可追溯管理,确保货品从产地到终端各环节透明可控。通过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持续强化冷链物流配送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江苏供销系统计划开辟新型渠道,推广一库多用、共享冷库,整合闲置冷链仓储资源,提高冷库利用率。鼓励社有企业拓展增值服务领域,开展冷链暂存、定制化包装等增值服务,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品附加值。推广“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模式,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心婷

标签:
责编:黄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