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9月28日,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再迎重要节点。在超大型塔吊的精准操控下,大桥北航道桥南主塔上横梁合龙段平稳升至百米高空,实现毫米级嵌入。至此,北航道桥南北两座主塔主体施工全部完成。

站在如皋华泰码头远眺,大桥北航道桥南、北两座主塔如百层高楼般屹立江面、遥遥相望。江风穿过钢结构的空隙,带着湿润的水汽,让钢材的本色变得愈发清晰。“南、北主塔均创新采用门式钢箱架构造,主体高达208米,设置上、下两道横梁。”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副指挥长赵峰介绍,上横梁作为关键部位,由5个精密节段构成,总重约657吨,外壁板与加劲构件均采用高精焊接技术,对接缝隙严控在10毫米以内。

“此次合龙段吊装分为多个阶段,在事前控制阶段我们主要采用虚拟与拼装技术提前预判安全风险点与工人操作要点,事中控制阶段则借助团队研发的多角度自适应吊具,有效解决空中姿态,可平稳实现毫米级安装。”四川路桥张靖皋长江大桥ZJG-A4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刘杰介绍,南主塔吊装的合龙段长宽各8米、高9.1米,重达115吨,依靠事前、事中、事后等3个阶段的精准控制,确保了吊装全程的安全与高效。

这种“厘米级施工、毫米级合龙”的精度革命,已成为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的技术标准。在吊装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深度整合前沿数字化工具,运用BIM技术对节段吊装实施全流程动态推演,预先识别并化解安全风险、质量隐患及现场作业难点;依托数字孪生系统,在虚拟环境中完整重构钢塔结构,开展多维度仿真验证。经反复数字化吊装模拟与拼口数据拟合,成功攻克百米高空毫米级精准就位难题,实现了复杂工况下的精细化吊装施工控制。
张靖皋长江大桥不仅刷新着全球桥梁建设的技术极限,更重塑着区域经济版图。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过江通道项目,大桥连接张家港、靖江和如皋三市,其建成后将极大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优化长江干线的过江通道布局,完善区域路网,还将有力促进跨江融合,为建设高水平扬子江城市群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