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斗拱,素墙青瓦,融江南水乡的灵秀、古典园林的幽雅与现代交通的便利为一体的苏州站,不仅为南来北往的旅人营造宜人的候车空间,更成为探寻“诗与远方”的热门打卡地。
9月16日,“挑大梁・轨道上的江苏”线下挑战赛在苏州火车站候车大厅火热开赛。本次活动由江苏省铁路办公室、苏州市地方铁路建设办公室、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站联合主办,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承办。这场知识与趣味并重的“答题之旅”,旨在拓宽铁路知识普及范围,提升公众参与度,让广大旅客进一步感受“轨道上的江苏”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全网百万粉丝博主及铁路一线青年代表组成“应答小队”,在车站内寻找“高铁达人”,以行进式答题挑战的方式与旅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进阶式挑战赛。

“目前我国高铁最高运行时速达多少?”“乘坐高铁静音车厢时需注意什么?”“长三角首趟‘苏超’球迷高铁专列在哪个火车站开行?”……当“应答小队”抛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瞬间吸引了不少候车旅客前来挑战。

来自徐州的徐建华女士此行乘坐高铁来苏州看望在苏工作的女儿。“过去没开通高铁的时候,苏北跑一趟苏南要坐大巴车,最长得折腾六七个小时。如今,这高铁越来越快,班次也越来越多,2个多小时我就能见到闺女。”在答题挑战中,她一口气答对3道题,收获了三等奖——高铁文创冰箱贴。

出生在韩国的8岁小朋友王诗宇,此次和爸爸一起坐高铁回山东老家探亲。“孩子的妈妈是韩国人,我是山东人,虽然孩子汉语还不太熟练,但他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王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孩子第二次在国内乘坐高铁,便捷又高效。在爸爸的协助下,王诗宇答对5道题,喜获二等奖——一款萌趣的“复兴号”造型抱枕。

历经一上午激烈答题,来自福建的“05后”江凌微以8题满分的佳绩摘得一等奖——高铁模型。赛后,她举着模型打卡晒照:“我在武汉上学,乘高铁来到江苏,以南京为起点,一路打卡了扬州、苏州、淮安,高铁换乘时体会到江苏高铁的四通八达和周到服务。”
江凌微表示,在旅程的最后意外体验了铁路知识现场答题,十分惊喜。她深刻感受到,“高铁强国”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每一位奋斗者的实践行动。“未来,我也想作为‘推荐官’,邀请更多朋友来江苏旅游,体验‘轨道上的江苏’。”
作为旅游领域的百万粉丝博主,朱敏(@浅笑盈盈中)现场分享了她与高铁的故事。“江苏高铁实现了‘速达慢游’,早上在苏州园林听评弹,中午就能到扬州品尝淮扬菜,下午还可以去连云港看海,这种时空重构的奇妙体验,彻底改变了我的旅行方式。”在朱敏看来,“轨道上的江苏”不仅联通城市,更串联起水韵江苏的“文旅珍珠”,让每个热爱旅行的人都能更从容深入地感受“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独特魅力。
旅客的赞誉与好评,离不开铁路一线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铁路苏州站客运车间副主任龚意诚介绍,苏州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当前站房于2013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京沪普速既有线和沪宁城际铁路在此交汇,是一座集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交通换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交通枢纽。
“目前开行列车196对,日均发送旅客8.33万人次,高峰期超过14.86万人次。”说起车站的运营情况,龚意诚如数家珍。苏州站依托“苏馨”雷锋服务站,与地方交通部门建立路地联动机制,畅通旅客出行“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接下来,“应答小队”还将带着丰富高铁文创和趣味题库“解锁”更多城市,敬请期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宛璐 黄泽文 胡秋阳 孙秦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