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的“跨境土壤修复与沃土健康培育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韩国、西班牙、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及多位企业代表,共同围绕土壤健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江苏省科协和无锡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土壤是粮食和农业的生命线,全球约95%的食物直接或间接产自土壤。然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及气候变化正导致土壤肥力加速衰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颜晓元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国家明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土壤健康提升到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地位。本次会议聚焦“土壤修复”与“沃土健康”,正是响应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治理要求,服务农业碳中和与耕地质量提升两大国家行动。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始终将土壤安全视为端牢“鱼米之乡”饭碗的根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会议以“修复”与“培育”为双核驱动力,正是江苏践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使命的关键举措。他期待与会专家既能为江苏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贡献真知灼见,为农业碳中和目标注入科技动能,更能将江苏在土壤治理中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 “全球方案”。

在学术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土壤修复和沃土健康培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质量已实现基础性改善,与此同时,土壤修复技术水平与产业能力不断提升,各类先进修复技术和装备持续涌现。
土壤污染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离不开国际协同和技术创新。大韩环境工学会国际部主席 Jin Cheol Joo 教授表示,韩国耕地资源有限,因此土壤修复与沃土健康培育工作尤为关键;中国在该领域积累的经验与技术值得借鉴,期待深化中韩学术与产业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土壤治理水平提升。
会议期间,中外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无锡生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与韩国Riskwise环境咨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立“土壤修复与肥力培育国际联合实验室”,重点推进原位/异位修复技术研发、数字化工具开发及中韩两地项目落地。无锡生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贤倩表示,随着中国土壤污染治理技术日趋成熟,企业国际化布局正加速推进。
本次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叶茂介绍,第23届世界土壤学大会将于2026年6月7日至12日在南京举办。该会议每四年一届,被誉为国际土壤科学界的“奥林匹克”,这将是该大会自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举行。大会将为全球土壤科学研究搭建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土壤治理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