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6日,中国质量大会将在南京召开。作为我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会议,中国质量大会不仅是一场国际交流盛会,更是展示我国质量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现推出“解码‘苏’质密钥”专题,深入探访中国质量奖和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解码江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质胜之道”。

机械臂灵活翻转,无人运输车穿梭其间,“聪明”的生产线在数字化系统的精准调控下高效运转……和传统酿酒车间不同,如今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河)的智慧酿造车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们试点了国内领先的智慧酿造车间,配备智能AGV、装甑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并对几千项工艺参数和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智慧酿造车间生产效率是传统车间的3倍!”洋河股份副总裁、首席质量官宋志敏说,对质量安全底线的坚守和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美誉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虽然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对质量的坚守一直没有变。”宋志敏表示,抓质量管理绝非偶然之举,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的生命力。她分享,在抓质量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在酒体方面之前一直是人工操作,酒资源品类多、数量大,人工效能低,数据资源浪费,面对这些问题,企业亟需质量的提升。在摸索中,企业创新搭建了酒资源数字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四大基地酒体各工作模块全流程线上运行、系统审批或监控全过程记录。
在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洋河在发展中逐渐明晰了“为美好生活而酿造的可知可视”质量管理模式,确定了一条主线、两大维度、三层穿透、数智驱动的内涵。

“我们以‘为美好生活而酿造’为使命,追求‘绵柔可感知 质量看得见’。以‘良心酿造、匠心制造、诚心服务’为核心支撑,依托‘多层次标准体系、全流程风险管控’保障,通过‘数据业务化、管理智能化、产业生态化’驱动,构建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服务的完整价值体系,旨在以品质与创新,为消费者不断酿造舒适的好白酒。”宋志敏说。
具体如何抓质量?宋志敏以酿造为例,分享了洋河的特色举措。在原粮保障方面,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共建“洋河酿酒原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酿酒原粮品种培育等研发与技术支持工作,以高品质种源夯实绵柔品质基石,培育出“洋绵9号””糯高粱等品种。同时,为打造生态酿酒产业链,建立“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企业在洪泽湖湿地生态园等建立了原粮基地,构建了原粮基地生产“区域保护化、种植基地化、管理标准化”。
在制曲方面,洋河按照黄金分割律生产绵柔曲,形成了“绵柔四色曲”,即“金黄色的外衣、紫褐色的火圈、乳白色的菌丝、玫红色的曲心”四种颜色,具备科学性的同时,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美学价值;在酿造方面,洋河传承与创新“老五甑”工艺,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索,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形成了涵盖35道工序、137道工艺环节的“224335”洋河绵柔酿酒技艺,采用三级优选、多香调味、多次组合,最终呈现绵柔口感。

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也帮助企业捧回一大批质量领域的重磅奖项,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省长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对质量管理模式的坚守还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洋河是首个全面进入‘五大国际峰会’的中国品牌,梦系列产品已进入韩国、美国、新加坡等83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展示‘东方味道’与中国绵柔美学,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的跨越升级。”宋志敏言语中满是骄傲。
面向未来,洋河持续以质量促发展的思路也愈发清晰。宋志敏表示,洋河将进一步深耕原粮基地建设、深化绵柔与健康研究,系统构建面向消费者的全链条品质表达体系,以可知可视的方式予以呈现绵柔品质,增进消费者对品质的了解和信任,加强白酒科学知识的科普宣传,引导理性、健康的消费风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