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产业蓬勃发展和低空经济方兴未艾之际,南京正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加速崛起为航空领域的发展新高地。
2024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抢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发展先机”。竞逐“新赛道”,南京低空经济如何加速起飞?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各具优势的企业,了解其在航空领域的探索与突破,见证南京如何竞逐“低空之城”。
以“光”为笔,书写航天通信新篇
星地、星海、星空、陆海......一走进南京英田光学公司,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幅全域空间通讯图。远在太空中的卫星、半空中航行的飞机、海洋中的轮船和陆地上的汽车,在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帮助下相互链接,无论是太空、陆地还是海洋,都能够实现实时的交互通讯。

成立于2003年的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田光学”),从早期专注精密光学、深耕天文观测系统业务,到如今在卫星激光通信领域大放异彩,实现了华丽转型。
公司主营业务——卫星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堪称通信领域的“黑科技”。“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通信载荷,这一技术传输速率更高、体积更小、功率更低,并且无需申请频谱,可有效解决大型卫星星座互联互通的难题,为航天通信开辟了新路径。”英田光学总经办主任海俊介绍。
未来10年,我国计划发射约2万多颗卫星,卫星互联网建设规模庞大,卫星激光通讯则是这一布局的重中之重。英田光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投身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以青海冷湖墨子巡天望远镜的研发为例,针对观测望远镜斜面导致重力影响系统形变的难题,团队大胆采用柔软性支撑材料,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瓶颈,为高精度天文观测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破垄断,智领空管新时代
当卫星在浩瀚星空中以激光编织通信网络,天际之下的广阔空域中,民用飞机一次次穿梭云海,为人类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在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旗下科创板上市平台——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斯信息”),一套先进的“空天地一体化融合感知平台”正在高效运行。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远程调度数十公里外的无人机,使其执行环境监测、应急巡查等多样化任务,展现出低空智能化管理的巨大潜力。
同时,由莱斯信息自主研发的“天牧”系列低空飞行管服系统,率先在全国建设了省市一体的低空管理服务架构,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全链条技术支撑。目前,该系统已承担了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任务,树立了军民地三方协同的低空飞行服务系统标杆。

在智慧空管领域,莱斯信息不断推陈出新,提供了涵盖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其自主研发的大兴机场高级地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的模拟沙盘中,记者看到,系统能够控制跑道灯带的亮灭,大兴机场降落或起飞的飞机,只需跟随亮起的灯带滑行,即可做到精准行驶,显著提升了大雾、夜间等低能见度环境下飞机运行的安全性。
作为空管国产化的引领者之一,莱斯信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产品体系已覆盖了从起飞到降落全过程。如今,莱斯信息研制的系统已经为全国超80%的空域提供运行保障,成为守护我国空中交通的中坚力量。
翱翔低空,赋能多元场景
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既承载着探索宇宙的宏大志向,也肩负着便利民生的现实使命。随着飞行高度再度向下,无人机已代替卫星和飞机,在低空“大显身手”。

在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攻机器人”)无人机生产线上,一排排黑色的无人机机架整齐排列,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组装着公司最新一代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丰鹏700。
丰鹏系列农用设备达到IP67级别防护标准,具备出色的抗衰保护性,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稳定运行,为设备的长期可靠使用提供坚实保障。
“以丰鹏700为例,其最大载重量达到70公斤,喷头最大流量可达40升/分钟,流速偏差控制在5%以内,实现精准作业,为农田管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作业流程的效率与质量。”拓攻机器人总经理张羽介绍,产品还兼顾智能化与操作便捷性,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使用受众,更好地为农业使用者服务。
作为一家民营无人机企业,拓攻机器人专注于无人飞行器研发,针对农业、巡检和物流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推出了多样化的整机产品,在多个应用场景取得显著成效。
除农业领域外,物流领域也成为该公司重点拓展方向之一。公司整合现有技术并不断创新,尝试将无人机应用于物流配送,致力于解决传统物流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区域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据介绍,拓扑早在2019年就与顺丰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大型物流无人机,为低空运输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从深耕卫星通信领域的英田光学,到致力于民航空管智能技术的莱斯信息,再到低空经济的一线实践者拓攻机器人……南京的企业正以创新之姿逐梦苍穹。在南京这片创新热土上,一幅以“精准布局、优质服务、开拓创新”为底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燕钰 实习生 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