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科技城——航空产业城(K分区地块)项目:科技赋能,筑就航空产业新地标
2025-04-16 16:45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4月16日,记者来到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街道深入探访中航科技城——航空产业城(K分区地块)项目建设一线,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承建,恰逢该项目5#、6#楼主体结构圆满封顶的关键节点。封顶仪式后,项目书记与项目经理共同接受专访,全面介绍了项目的最新进展、独特亮点及未来展望。

高效履约 主体封顶彰显实力

“今天,项目5#、6#楼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这是项目团队精诚合作、奋力拼搏的结晶。”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攀登介绍,这一重要里程碑的达成,满足了建设单位的进度要求,同时也标志着项目团队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推进了施工进度。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精心策划、科学组织,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紧张的工期压力,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接下来,项目团队将精心组织5#、6#楼二次结构施工,力争早日完成5#、6#楼主体结构验收工作。

多元融合 产业集聚驱动发展

中航科技城-航空产业城(K分区)项目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 4.6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6栋16F公寓楼、1栋15F公寓楼、1栋11F研发办公楼、1栋8F社区中心、门卫及整体两层地下室,主要结构形式为剪力墙、框架-剪力墙、装配式等。”王攀登说。

谈及该工程的意义,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项目书记兰富斌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依托中航科技城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航空产业及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希望为南京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创新引领 智能建造铸就标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始终是推动项目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材料应用上,团队积极利用现场拆除的格构柱作为回顶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成本的有效降低。在施工技术上,多项自有实用新型专利如《一种放线洞支模防护两用装置》、《一种钢筋调直机保护装置》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撑。”兰富斌向记者分享了项目团队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建造方面的丰硕成果。

据记者了解,项目团队还积极开展智能建造实践,成功入选南京市及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名单。通过全过程BIM管理,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协同。

目前该项目处于地下室及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未来将继续打造智能建造的标杆项目,为行业树立新的典范。兰富斌向记者透露该项目智能建造后续实施计划:“我们还将继续投入智能驱控塔吊、建筑机器人和AI+无人机的现场安全管理等多种智能设备,不断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郑亚群 尚雪红

标签:
责编:周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