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实习生 陈晔 记者 周永金)“自闭症小朋友的主要特征就是不敢看人,不敢和人说话。”南特-强脑科技研究院开发团队成员张杨博士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可穿戴脑机设备的主要服务人群。张杨手中的脑机形似挂脖式耳机,可以通过佩戴在孤独症儿童的额前,为他们进行大脑内部的训练。
今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全国首个融合脑机接口技术的特教领域脑科学数智化平台正式亮相。该平台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携手浙江强脑科技、南京仕轩教育科技共同打造,是针对特殊群体需求专门研发的用于疗愈学习与训练的开源性线上学习平台,也是特教学习的个性化干预与精准反馈管理的课程平台(数字化干预工具)。

从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出发,平台涵盖一大批丰富且实用的功能。核心功能包括数字课程与考核认证,是专为有提升愿望的康复师和家长打造的“课程宝库”。前沿课程能让学习者接触到行业内的先进理念;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典课程为康复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还有贴合时代发展的数字康复课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康复效果。
特校云平台为基层特教学校及社会相关康复机构量身定制,能帮助教学训练管理井井有条,干预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更加科学高效。IEP(个别化教育计划)管理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专属的成长方案。康复师们也能借助这个平台,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经过培训后,康复师能更好地开展个训和团体干预;家长也能在家中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科技脑机康复服务的全方位覆盖。

与平台功能紧密相连的就是可穿戴脑机设备。不同于线下培训机构治疗,可穿戴脑机的费用并不高昂(一年约一万元左右),仅需约传统自闭症康复治疗一个月的费用。训练者将脑机戴在额前,设备可实时记录前额叶脑活动,提供了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评估和干预方式。训练者需要通过调动自己的神经元训练完成电脑屏幕上的训练小游戏。为了适应儿童的喜好,游戏设定了“与狐狸赛跑解救小鸡”的故事背景,在自闭症儿童易于接受的情境中提升他们的交流意图。
可穿戴脑机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提升康复训练者在语言和社交方面的能力。“往往自闭症的小朋友只关注身边的亲人或自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和其他人交流的意图会有所提升。”张杨介绍,穿戴式脑机这种神经反馈训练方式对年龄没有限制,目前主要课程是针对2-12岁的自闭症儿童设置的,后续团队也将推出更多年龄层次的训练课程。

据悉,目前,平台正在积极探索打造特教领域的大模型工具,后续将会为基层特校和社会康复机构提供特殊儿童康复智能体服务,在特教智能体的加持下,让平台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在课程学习、能力认证、人才服务和开源性研究等方面更有效率。同时,平台也将收集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的数据,为孤独症患者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