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民生大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日前,南京交通部门推出6大方面、30项举措的惠企便民“服务包”。其中“助力交通物流企业降本增效”被摆在首要位置,包含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铁水联运”,支持企业扩大港口集装箱重箱发送量、增加滚装汽车吞吐量,落实车辆、船舶过路、过桥、过闸通行费优惠减免等政策。

南京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铁水空管“五运”齐全,全市1.25万家交通服务企业如血脉般贯通经济肌体。加快推进交通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南京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给广大企业和业主带来了哪些利好?记者进行了探访。
4座船闸取消收费,推动“水运+”多式联运
3月28日上午,位于高淳区的下坝船闸引航道,数十艘货船在这里整齐地排队,等待缴费过闸。让船民们翘首以盼的是,再过一个多月,船舶过往就不用再交这笔钱了。

今年5月1日起,江苏境内101座船闸取消收费,新建船闸不再收费。其中,包含南京4座交通船闸:下坝船闸、洪蓝船闸、秦淮河船闸、玉带船闸。
作为芜申线南京段航道的“咽喉”,下坝船闸是芜申运河自上而下的第二个重要通航枢纽,2024年通过船舶达4.3万艘次,船舶货运量4000多万吨,平均每天通过船舶120艘次,高峰时达到200艘次。
政策实施后可以为水路运输企业节省多少成本?郎溪易丰搬运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金建华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年船舶从芜湖到定埠港,经下坝闸,一年的总运输量约30万吨,免收过闸费后,一年就可以节约20多万元。
费用的减免,不仅为水运企业带来实在利好,也提升了水路运输的吸引力。
“随着过闸费用的取消,整体水运成本会降低,可能会吸引更多企业走水路运输或者公转水的方式。”金建华举了个例子,芜湖一家汽车经销商运输汽车到常州,走公路的单价在80元/吨左右。如果改成“公转水”运输,先通过公路运输到港口,再转水路运输到常州,每吨费用可以降低5—10元,对于大宗货物来说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成本。
江苏省下坝船闸管理所副所长王江也表示,随着过闸费的取消,水运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此次南京4座船闸取消收费预计会吸引更多企业从公路和铁路转向水路运输,缓解陆路交通的压力。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水运+’发展多式联运,优化整体物流网络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把脉企业生产需求,大件运输实现“1+1”
从2019年的不到1000件,到2024年已达3.3万余件,近年来,南京普通国省道大件运输许可办件量呈几何级增长。需求之下,南京交通部门通过走访、调研,把脉企业生产需求,不断优化大件运输审批服务流程,出台一系列新举措,让这些“大块头”运输更高效、更便捷。
3月1日,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出的一批最新货物发运酒泉,包含一台齿轮箱和两个附件箱,货物重量41吨。

看着和“大件”齿轮箱匹配的两个附件从工厂出门上路,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高级物流经理王伟发出感叹:“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四支队相关负责人杨大伟表示,按照此前的规定,大件运输一趟车只能运一件,而这家企业生产的风电齿轮箱,由齿轮箱本体和支架、风扇等多个附属部件组成,配套的附件如不能随齿轮箱同车一起发运,会造成主件与附件到货不匹配。但如果不拆除风扇等附件,一车货物总高度最高达4.5米,路上运输存在风险。
为了让企业安心生产,交通部门经过多轮讨论和方案研究,决定为重点生产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让该企业可以将附件与主件同车运输,实现大件运输“1+1”。“这对于我市办理大件运输审批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突破,也是交通运输部门深入企业一线服务的创新实践。”杨大伟说,通过采用这样携带附件运输的方式,该企业已完成约1500趟次运输任务,节省约200万元的运输成本。
南京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大件运输的痛点和堵点,还在同步研发“自动选线”“起运报备”“公路使用效率评估”“守信履约等级评定”等四大功能,特别是“自动选线”功能上线后,企业申请时,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中间的路线自动生成,大幅度提高申办效率。
不同货种同时装船作业,南京港首个“集装箱+件杂”一体化作业码头启用
今年2月底,装载价值达3亿元货物的“中远海运智慧”轮在南京龙潭港靠泊作业,装载近400件货物后远洋出口埃及,标志着南京港顺利开通至中东的远洋航线。

不同于以往的作业形式,“中远海运智慧”轮上装载的既有集装箱,也有像储能柜、装载汽车这样的件杂货,这也是南京港首次实现集装箱、件杂货同船一站式作业,开启集、件一体出口模式。
“港口融合发展带来的降本增效,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中东这条航线开通过程中。”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刚建表示,该航线投入运营的“中远海运智慧”轮,是一条多用途船舶,可以实现集装箱和件杂货同船运输。对客户来说,意味着他们出口中东的货物可以用多样化的形式同船出运。
南京港龙集公司紧邻天宇码头公司,有天然区位优势。为提高南京港的集聚化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到南京装卸货物,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对港口功能进行融合,从而使船舶靠港实现不同货种的同时作业,对于企业来说节省的既是时间也是“真金白银”。
“对于我们这种既装卸箱子又装卸件杂货的企业来说,这里集、杂一体化作业模式简直是太方便了,不仅在装船效率、服务需求上有了保障,更能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常常往返于南京与东南亚的客户刘经理说。
近年来,南京港口依托港口型物流枢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港航货协同发展。“此次中东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丰富南京区域远洋航线网络,为南京都市圈及中上游客户远洋出口带来新的物流通道。”南京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通过该船运作模式,为框架箱、储能柜、大件等多类货物装船作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运作样板,推动集件业务常态化开展。
部分素材由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秦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