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围绕省域范围内三产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某一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建设的产业融合项目,根据全省生猪产业分布、全产业链规划和功能布局等综合因素,确定东海县、灌南县、滨海县、东台市、淮安市淮阴区、泰兴市、宿迁市宿城区、泗洪县等8个县(市、区)为集群建设区域以及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4家省级单位参与建设。

3月24日,江苏生猪特色产业集群专家团队南京农业大学黄瑞华教授组织养猪团队与畜禽舍环境调控技术与装备研发何瑞银教授团队一起围绕空气过滤系统在疫病防控、环境治理、舍内环境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展开深度探讨,并通过猪舍新风过滤系统模型交流相关技术问题,直观呈现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效果。相关技术已在温氏、新希望、双胞胎等养殖企业验证,可为江苏生猪产业绿色升级提供科学方案。

当前,基于诸多猪病的传播压力,让猪场空气净化成为现代养殖业的核心课题。空气过滤系统通过多层物理拦截与智能化调控,可有效阻隔气溶胶传播的病原微生物,能够有效降低重大疫病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减排养殖废气体、臭气等,显著改善场区及周边环境。

南京农业大学畜禽舍环境调控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熊煜博士认为,“这套系统不仅关乎疫病防控,通风模式的改变更是推动健康养殖效果的关键”。通过优化新风过滤系统设计、舍内通风模式和恶臭气体气流组织分布,在保证0.3-0.4um粒径颗粒物过滤效率≥90%@1000m³/h前提下,能耗较传统模式可降低30%,为规模化猪场长期运行提供了经济可行性。针对江苏不同规模猪场的实际需求,南京农业大学黄瑞华教授说,根据两个团队的技术交叉,猪场的老场改造中需关注解决通风管道适配性差、通风不均匀等问题,而新建场则可通过模块化设计预装在线监测新风过滤系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空气过滤系统的功能,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江苏近年来持续推动养殖业智能化转型。黄瑞华教授表示:“新风过滤系统的科学应用,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江苏温氏在空气过滤系统不同模式的应用中获得重要的成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空气过滤系统让生猪健康保障工作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控”的跨越,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