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环境监测中心召开“数智赋能•智护太湖”专题研讨会,以“专题培训+实景观摩+路径研讨”三位一体模式,全面开启环境监测智能化升级新征程。
人工智能筑基,开启监测智慧革命
研讨会首站聚焦环境监测领域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宏众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以《AI助力智慧监测:Deepseek在环保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主题,系统阐释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创新实践。课程不仅涵盖自动化办公、智能报告生成等基础应用,更深入解析了基于多维环境数据的建模分析、定制化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等前沿技术。“当本地化部署的知识库与动态监测数据实时交互,系统可自主生成污染溯源图谱,这相当于为每个监测点位配备了AI分析师。”技术专家在授课中演示的智能决策系统,令参会人员直观感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率跃升。

硬核科技矩阵,锻造生态守护利器
多功能水质吊装采集器。在创新装备展示环节,各种自主研发成果构筑起立体化监测防线。步入现场监测科演示区,多功能水质吊装采集器正在模拟桥梁场景作业:电动转向装置精准定位采样点,延长杆如机械臂般探出3米以上距离,钢丝采样绳探入30米深水区,触发式报警装置实时反馈水面接触情况。这款便携采样设备,破解了传统采样在复杂地形中的安全难题,采样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智慧化卫星遥感在线平台”。在生态监测科遥感工作室,墙上的“智慧化卫星遥感在线平台”正动态生成太湖蓝藻水华动态图,平台整合了水华监测、碳汇评估等七大AI模块,通过分钟级遥感数据处理,将传统需要数周的分析周期压缩至实时呈现。


“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更令人瞩目的是历经四年攻关的藻类智能分析系统——从初代实验室用“藻类人工智能分析仪”到如今实地投用于太湖藻类高发区的“藻类原位多参数智能分析仪”,藻类鉴定实现“镜检3小时→AI 10分钟”的颠覆性突破,这项技术已在全国15个省份构建起蓝藻防控网络。


智慧水质检测实验室。分析测试科呈现的智慧水质检测实验室则重构了检测范式。全自动检测线如同精密运转的“无人军团”,机械臂精准移液、光谱仪自动分析、AI系统实时校核,构建起“采样-检测-报告”全流程闭环。中心技术人员介绍:“该系统使单批次检测能力提升5倍,人力成本降低70%,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检测过程零人为干扰,数据客观性达到全新高度。”


擘画未来图景,构建智慧监测生态
转型路径研讨环节,中心负责人勾勒出智慧监测发展蓝图:将着力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感知网络,探索监测装备向轻量化、智能化升级。努力实现“监测-分析-决策”全链路实时化。继续优化“智慧化卫星遥感在线平台”辅助数据管理和应用,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支持的无缝衔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 ,监测数据将被转化为更具价值的决策依据,为太湖的精准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太湖之畔,一场由数字技术驱动的环境监测技术革新正澎湃涌动。持续锻造智慧监测核心能力,为太湖治理提供更精准的科技支撑,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数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