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可亲处,文化传承时。”近日,南通如皋如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滨溪社区、秀水社区、蒲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如皋王氏花灯非遗传承人在滨溪社区东皋书吧开展“巧手做花灯,非遗迎元宵”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扎制花灯、品读诗词过程中,触摸“非遗的温度”,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花灯,又称彩灯,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要象征。元宵节观灯的习俗已有千年历史……”活动开始,王氏花灯非遗传承人向孩子们介绍花灯的种类、制作工艺及其深厚的文化意义。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充满对非遗技艺的好奇与惊叹。
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体验花灯制作的乐趣。从扎制骨架到裱糊彩纸,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裁剪、粘贴、装饰。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灯在孩子们的巧手下逐渐“盛开”。“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孩子们吟诵明代诗人唐寅的《元宵》,在诗词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此次活动中,同步以“线上+线下”传播的创新形式,使古老节俗焕发现代生机。下一步,如皋高新区(如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以书屋为阵地,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搭建文化传承的桥梁,让非遗“活”在社区、“火”在童心。
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