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02亿元!1月1日,中国电影市场交出了2024年全年电影票房成绩单。在这之中,江苏电影正“出圈”。根据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江苏票房产出达39.20亿元,观影总人次超9437.94万,仅次于广东省,位于全国第二。
政策红利点燃观影热情
202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蓄力再发的关键阶段。
在全年425.02亿元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为334.39亿元,占比为78.68%;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0.1亿。全年城市院线净增银幕数4658块,银幕总数达到90968块。全年开展电影公益放映821万场,其中故事影片放映 525万场,科教影片放映290万场;观影人次约4.32亿。
其中,江苏全省票房产出39.20亿元,全国占比9.21%。全省13个设区市票房均进入全国前75名,省内票房前三为苏州、南京、无锡。
在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肌理中,苏州与电影文化缠绕、联结,吸引众多电影爱好者,票房成绩在全省独占鳌头;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韵味与现代都市的活力交融,加之国庆期间联手金融机构推出的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观影补贴,为拉动电影消费引擎埋下伏线;无锡紧随其后,凭借独特的城市魅力与观影环境,共同推动江苏电影市场的繁荣。

回顾2024年电影重要档期,江苏人始终稳定“输出”,成为当仁不让的观影主力:“春节档”全省产出票房超7.98亿元,观影人次超1590万,均稳居全国第一;“暑期档”全省票房收入超11.23亿元,全国占比9.64%,相对2023年稳中有升;“国庆档”全省产出票房超2.32亿元,观影人次580.36万,在全国占比均超过11%。
这一成绩绝非偶然,而是得益于近年来全省电影专项资金对市场的贴心培育与持续投入。

例如省财政厅会同江苏省电影局开展为期1年的“江苏省电影消费惠享活动”,投入3000万元用于发放优惠券,活动覆盖国庆档在内的9个重要档期。多家影院也同步推出各种优惠假日活动来回馈影迷;省电影集团在省财政专门统筹资金支持下,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惠民直达的力度,启动江苏“年惠不能停”等观影优惠活动,持续助推观影热潮。
此外,我省多地推出的“影院+数字人民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例如苏州自2019年起尝试探索“数字人民币+电影购票”的应用新场景。苏州电影行业联合多家数币运营机构,连年组织开展了“惠动光影·数苏州”“光影金秋·数惠苏州”等数字人民币优惠观影活动,补贴金额达数百万。从尝鲜到常用,苏州基本实现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全覆盖,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影+数币”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更多的观影人次,更优惠的电影票价,更新颖的消费场景,更多样化的观影选择……在稳住“票仓”地位的同时,江苏坚持“政府补贴、平台配套、全域联动、观众直享、促进消费”的原则,做强春节档、国庆档等全年重点档期以及日常的周末档,引导企业合力将市场的蛋糕做大,有效拉动全省电影消费,以电影为契机,撬动整个文化产业的活力不断释放,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多元体验瞄准年轻客群
近年来,作为消费生力军的90后、00后崛起,电影市场也在随之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不断创新、积极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在不同代际的消费者中持续保持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江苏多地探索多元化电影消费场景,扩展电影场域多元化运用,同时直击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潮流兴趣点,打造可逛、可打卡的电影文化生活新空间,更好满足广大观众观影需求。

好吃、好玩,有电影主题灯谜,还可以“化身”影视明星体验红毯同款......2024年的最后一天,省电影集团主办的“MOVIE生活新年嘉年华”举办“贺岁追光”电影派对走进在苏州、南京两地,联动开展沉浸式“电影跨年”活动,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中享受光影、喜迎新年。在苏州中心商场CGV影城内,《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白蛇传》中的小青等来自电影中的经典角色,穿越到现场陪伴影迷跨年;在南京华采天地搭建的临时摄影棚中,观众们过了一把“导演瘾”,现场以电影摄制片场为蓝本打造互动体验空间,还放置了老式手摇电影放映机、电影打板等互动装置;此外,在去年的国庆档期间,南京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广场店)针对年轻群体,携手哔哩哔哩开展40城线下观演活动《洛天依无线共鸣全息演唱会》,将现场演出转播至影院,打造沉浸式体验。
在江苏,电影院不再是单一的观影场所,而是以观影为中心的消费新场景,看电影也不再是单一的娱乐活动,而是融合了社交、休闲、探索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江苏电影的“硬件”也在加速提升。2024年,全省新建影院71家,银幕422块,其中乡镇影院19家,银幕88块,截至12月31日,全省共有影院1269家,银幕7930块。
“苏产电影”持续出圈
放眼2024年,全年共生产故事影片612部,影片总产量873部。年内共有8部影片票房破10亿元,均为国产影片;票房5亿元以上的影片17部,其中国产影片12部;票房过亿元影片79部,其中国产影片55部。
影片方面,《热辣滚烫》票房领跑,《飞驰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默杀》《志愿军:存亡之战》《年会不能停!》《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位列票房榜二至十位。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整体向好。暑期档、国庆档优于上年同期,元旦档、春节档、五一档、端午档、中秋档均处于“满意”区间。《好东西》《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志愿军:存亡之战》观众满意度超86分,国产电影以优质创作水准赢得观众较高的评价。
而在这其中,多部现象级电影,都有江苏电影力量的加持。2024年,江苏企业领衔出品的现象级电影不仅收获了好成绩,更收获了影迷的高度认可。
由省电影集团领衔出品的纪录电影《再会长江》从上海出发,溯流而上,跨越6300公里,讲述长江沿岸民众10年前后生活状态的变化,入围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淮安企业参与出品的京剧电影《安国夫人》,取材于宋朝著名女将梁红玉平定叛乱、立下殊勋的真实历史故事,通过LED虚拟拍摄技术,塑造了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的梁红玉的形象,其传递出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摘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桂冠;非遗苏剧搬上大银幕的《国鼎魂》,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有强烈城市特点的《秦淮河边一间房》,写实的镜头记录普通人的悲欢,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企业参与出品的《第二十条》是首部聚焦“正当防卫”议题的法治题材影片,讲述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当故事在情绪的步步升华里成功输出“法不能向不法低头”的正向价值,《第二十条》找到了商业电影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平衡点。记者注意到,在豆瓣平台中,《第二十条》更是吸引了超73万人打分,评分为7.5。
江苏公司频频露脸,无形中也提高了江苏观众的参与感和满足感。这也彰显了江苏电影正走在良性发展的路上,优质的作品供给与热情的影迷,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生态,为接下来更为广阔的江苏电影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票仓”江苏不是一天建成的,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城市经济、创新的政策引导、丰富多样的优质影片供给密不可分。而与之相匹配的,是江苏愈发蓬勃的电影产业,是《再会长江》这样的“江苏制造”,在电影市场取得上佳的票房表现。
2025年,随着观影环境的持续优化、更多惠民观影政策的推出,以及国产电影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创新,江苏电影将继续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引领观影新风尚,在优质影片和广大观众的双向奔赴中,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助力。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万晨
相关图片来源:“光影江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