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便利蜂再现“闭店潮”,开放加盟能否破局重生?
2023-12-25 09:01: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1
听新闻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实习生 杜 妍

“本来以为只是短暂歇业,没想到一周过去了都没再开门。”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原本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蜂门店纷纷关门歇业。不仅在南京,便利蜂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闭店潮”,目前全国门店的数量已锐减了超过四分之一。一度甚嚣尘上的“便利店黑马”究竟是陷入“闭店潮”,还是一次“常规的调整”?连锁便利店的未来前景究竟如何?记者近日就此展开调查。

便利蜂被曝大量门店关闭

12月14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南京江宁区胜太路附近的部分便利蜂门店。令人意外的是,地图软件搜索到的四家并未标注暂停营业的便利蜂门店,仅剩一家仍在开门营业。附近居民告知,其中两家早在今年暑期就已关门,如今已入驻了新的商铺;第三家则是一个多月前闭店,门头上的便利蜂招牌已经拆除,玻璃门上张贴着招租信息。记者透过玻璃门看到,室内的货品和货架均已被搬空,地面一片狼藉。“之前偶尔也会到便利蜂买东西,但是价格并不便宜,加之周围还有其他的超市,关店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隔壁酒店的老板说。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南京天元西路158号一家尚在营业的便利蜂门店,在店内逗留了约三个小时,总计人流量只有三人,单人购买的商品量也只有一两件。因为客流冷清,当值店员也百无聊赖地与记者闲聊起来。她告诉记者,目前方圆三公里内只剩寥寥数家便利蜂门店,他们这家店的规模相对较大,但每天的客流量依然很少,日营业额不到5000元,尽管店面面积较大,但平常也只配备一人值守。“虽然我才刚刚入职两个多月,但由于前任店长离开,副店长又不愿意转正,这个‘烫手 山芋’就只能交到我手上了。”这位店员苦笑着自嘲道。

记者发现,便利蜂此番闭店潮并非毫无征兆。公开信息显示,便利蜂自2016年成立以来便一直主打直营,依靠数字化管理节省人力成本。从2021年开始,便 利蜂开启了“高速扩张模式”,2021年规划的门店数高达4000家,2023年规划的门店数更是达到1万家,意图跻身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前五名。值得一提 的是,便利蜂的扩张之路以资本投入为前提,这和互联网的扩张模式如出一辙。然而,进入2022年,情况开始有所改变。由于很多门店不能实现单独盈利,加之资本投入力度持续减弱,其扩张的脚步戛然而止。从2022年年初,便利蜂便被曝出大规模关店的消息,截至今年四月,便利蜂已有约1000家门店关闭,且目前还在持续关店中。据便利蜂的店员介绍,便利蜂在全国关店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到期不续租、房租过高无法承担、单店收益太低导致门店持续亏损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崛起,价格战打得火热,以鲜食为主的日系便利店依托自身粉丝群体占据市场较大优势,国内本土便利店依靠自有供应链和即时配送快速崛起,让便利蜂曾经的优势日渐式微。

开放加盟寻求破局之路

或许是为了自救,今年9月,一向主打直营的便利蜂正式开放加盟,在便利蜂App、小程序都可以看到其发布的“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公告显示,便利蜂正在招募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分为委托型、带店型两种模式。委托型合作由便利蜂提供店铺、装修及设备,要求申请者自有资金不少于21万元,其中包含品牌使用费5万元、保证金15万元及培训费1万元,签约后申请者需全职进入店铺工作;带店型伙伴则自行负责店铺和装修,便利蜂只提供设备,要求自有资金为65万元左右。记者随后以咨询加盟的名义拨打了电话,接线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根据品牌开放加盟时的目标,未来加盟店所占比例或将超过70%。然而,如今距离便利蜂正式开放加盟已过去近三个月,加盟情况却并不乐观,加盟门店北京地区占比最多,也仅有35%。

谈到加盟,能否快速回本、实现盈利是绕不开的话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此前选择了部分门店进行测试,根据模型数据,店长转为加盟商后,门店经营质量、营收等不降反增,单店日销售额可达2万元,且门店形象也得到了一定保障。“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所以公司决定大面积开放加盟。”加盟门店的真实运作情况是否真如这位工作人员所说的“稳赚不赔”?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方面,虽然加盟保证金在合约到期后可退还,但若出现设备丢失等问题则可能需要从保证金中扣除。按照前期21万元的总投入来算,每月营收即便取北京门店营业额的中间值2.5万元/日计算,加盟商也需要至少经营9个月才能收回前期投入资金。另一方面,记者在走访南京便利蜂门店过程中得知,南京片区的营业额普遍低于北京地区,回收资金显然需要更多时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便利店平均单店日营收为4794元/天,远低于北京地区的消费水平,因而对于更多的地区来说,便利蜂开放加盟的正向效益或许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 “美好蓝图”。

其实,在开放加盟这条赛道上,便利蜂的“对手”们也早已有所布局。以罗森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目前在国内除了自营模式以外,还有区域授权、大加盟以及复数加盟等多元模式。罗森以大加盟为主,在供应链辐射不到的区域,则选择区域授权或者复数加盟。所谓大加盟模式,其实就是特约经销商模式,2017年,上海罗森与南京中央商场合作,后者也一度成为罗森在南京区域指定的唯一“大加盟商”。事实上,在门店选址、设备使用、商品渠道等方面,大加盟商和小加盟商并无区别,前者的优势在于其在当地拥有一定的零售经验、人脉关系等。此外,大加盟商也可以向罗森推荐所辖区域内的小加盟商,三方合作一起拓展加盟店。这种模式也 直接让罗森的门店遍地开花,数据显示,罗森近两年四分之一的门店均来自于“大加盟”模式。而根据罗森今年上半年公布的业绩,其在中国区的经营在经历了三年 疫情防控后已首次实现盈利。

“质”的追求应优先于“量”

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开放加盟似乎也不能解决盈利问题,便利蜂的症结到底在哪?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丰超。“此前,便利蜂能够实现快速扩张,很大程度上仰仗于资本的持续投入。然而,长期以来资本只‘输血’而不‘造血’,一方面让企业承担了过高的直营成本,另一方面又没有建立起让 品牌区别于行业内其他品牌便利店以及用户黏性更好的社区夫妻店的独特优势,从而让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成为被‘大浪淘沙’的那一个。”

在如今的便利店行业,一边是便利蜂、苏宁小店、京喜便利店等品牌大幅收缩,一边是罗森、7-ELEVEN、全家等品牌抢滩三、四线城市,罗森等部分品牌甚至已经开始进军县域市场。

那么,便利店是真“卷”不动了,还是仍在“风口”混战?丰超认为,从整个市场来讲,便利店行业依然处在快速扩展期,而快速扩张的方向已经从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有些便利店其实也在这几年中消失或被并购了,像罗森收购了天虹微喔。

便利店赛道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丰超认为,应从成本、效率、服务体验以及商业模式这四个方面着手,其中的核心仍然是交易成本问题。“便利店解决成本问题, 供应链应该是首要工程。一定要有自己完整的供应链,在区域内打造样板单店,进而以点带面将经验辐射到其他门店。”如何在单店上下好功夫?他表示,在当下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获得的服务体验非常重要,可通过在店内布置设计、轨迹引导、内部数字化呈现等进行不断优化,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便利店行业的商业模式导致了部分品牌盲目追求扩张速度与规模,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做好差异化和数字化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比如打造消费者只能在便利蜂买到的爆款产品以形成差异化,以及以业务为驱动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场景,以更好地匹配用户的需求。”丰超表示,当今便利店行业在国内仍旧不缺市场,做好“质”,市场反响必不会差。因而当“野蛮生长”进入瓶颈期,不能只依靠“广撒网”,而要真正考虑消费者需求,用心耕耘、悉心呵护每一家门店的成长,企业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