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200115383283992633.jpg
江苏盐城:万鸟和鸣 生态宜居
2021-06-10 08:59: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陈婷 祁佳  
1
听新闻

生态好不好,看鸟儿往哪飞。鸟类是大自然的天使,它们“择地而栖”,用翅膀标注着一座城市的生态指数,是最公平的“环境检测员”。

近年来,越来越多鸟类在盐城栖息、落脚,勺嘴鹬、白鹳、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已成为黄海湿地的常客,人群集居区甚至有数万只鸟儿聚集栖居……这些成为盐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目前,盐城黄海湿地有19目53科415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1种。

高速口附近成鹭鸟天堂

6月1日上午,在盐城市建湖县沈杨村境内的盐洛高速公路建湖段出口枢纽处,离匝道仅数米距离的绿带里,绿树竹梢上栖息的白鹭密密麻麻,风吹过,久栖的鹭群腾空齐飞,而更多的白鹭如同雪花飘落在“绿浪”里,鸟鸣声此起彼伏。

在高速出口栖息着这么多鸟类,极为罕见。“满眼都是白鹭,这里的生态环境真好。”经验丰富的司机杨师傅每次行车到此处,都会自觉地降低车速,避免打扰这些鸟儿。

2006年,盐洛高速建湖收费站正式启用,十五年时间,此处鹭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胡杰是收费站第一批职工,当年他在匝道旁的水塘里,惊喜发现有零星几只水鸟栖息。随着周边树木绿化日益繁茂,鸟儿越来越多。“每天早晚都能看到成群白鹭在树林上空盘旋,场面极为壮观。”十五年与鸟为伴,胡杰对这群特殊的邻居颇有感情。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工程师赵永强介绍,通过实地调查显示,该区域内繁殖鹭科鸟类的数量大约为8000只。

赵永强认为,该区域虽然在高速公路边和出口处,有一定的噪声干扰,但基本没有人进入林区而造成直接的人为干扰;林区中间区域种植着大片大叶榉树,枝繁叶茂,树冠较大,抗风力较强,为鹭鸟营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周边数量较多的鱼塘和小型藕蟹混养池塘,为鹭科鸟类的繁殖、育雏,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鹭科鸟类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大量鹭鸟在高速公路匝道旁驻足栖息,说明此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是盐城生态环境改善的结果,是盐城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的实证。

为了让鹭鸟安心嬉戏、安全繁殖,建湖县联合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把“候鸟”变成“留鸟”。“去年,我们在匝道两侧设置了高1.8米,长1000余米的隔离护栏,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鸟类的生境。”建湖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颖说。

勺嘴鹬

黄海湿地珍禽飞翔

盐城黄海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是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在数量庞大的迁飞鸟儿中,更有勺嘴鹬、丹顶鹤、黑脸琵鹭、黑嘴鸥、卷羽鹈鹕、震旦鸦雀、小青脚鹬等不少“稀客”光临。

“珍稀鸟类,更会用‘翅膀投票’,要求高着哩!这两年盐城生态环境也不断变好,我们镜头里的小家伙们才越来越多。”生态摄影师李东明说。

“鸟类对环境要求是敏感的,有窝、有食、有安全感,至少满足这三点,鸟儿才愿意留下来。”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鸟类学专家常青教授表示,鸟类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生态质量的指标性动物。

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份更新后的《名录》显示,盐城黄海湿地有19目53科415种鸟类分布,包括大量的珍稀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1种。

盐城工学院副教授、环境科学博士付强分析认为,2018年,国务院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从根本上解决了滨海湿地围垦对鸟类生境的影响;2019年,江苏对沿海地区化工园区的关闭、整治与提升,有效降低滨海湿地环境压力,改善了鸟类生境;盐城申遗成功后,地方政府加大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普通群众的保护意识提升,积极改善了鸟类生境,珍稀鸟类自然会不约而至。

火烈鸟

呵护好生态引得百鸟来

生态好转鸟先知,越来越多的鸟儿用翅膀为盐城的生态环境“点赞”——

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悄然改变;蓝天碧水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开;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深植人心。从“人鸟争食”到“人鸟共生”,在这里,候鸟感受到来自人类的巨大善意。

近年来,盐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的发展战略,持续走好“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的发展路径,坚定生态自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世遗金字招牌,厚植绿色生态家底,积极推动美丽盐城建设。

鸟类“辨”环境、“识”产业,对空气、土壤、水质都有一定的要求。

盐城市紧紧围绕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和水质断面达标提升攻坚目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性措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2,位居全省第一。

绿色蔓延,鸟儿也越来越多。“十三五”期间,盐城全市累计新造成片林62.42万亩,建成447个森林村庄、连片1000亩以上林业专业村89个、示范基地64个,造林总量全省第一,全市林木覆盖率已达到24.72%,打造沿海发展的“绿心地带”。

“产业布局深刻影响着环境保护,影响着鸟类生存。十几年来,东台沿海未上马任何化工项目,为保护候鸟栖息地奠定了基础。”东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崔庆明认为,这成了海岸线最好的“护身符”,“放弃化工GDP,坚守着太平洋西岸未被污染的湿地,事实证明我们的坚守是对的。”

在沿海产业发展上,盐城市积极促进产业转型,以市域南部世界遗产地和北部大工业为载体,在绿色自然生态、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消费、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系统发力,加快形成绿色协调发展集群,打造全国典范的绿色循环大工业基地。

同时,加快发展“生态+”经济,高标准推进黄海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升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麋鹿和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等景区品质,加强湖荡湿地旅游资源整合,构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遗的旅游空间格局,打造令人向往的生态风光带。

树多了、水净了、气清了,“水绿湿地”的盐城成为鸟儿的理想家园。

标签:
责编:梅源
下一篇